1. <acronym id="s5ro9"><strong id="s5ro9"><address id="s5ro9"></address></strong></acronym>

    <td id="s5ro9"><del id="s5ro9"></del></td>
    <pre id="s5ro9"></pre> <pre id="s5ro9"><del id="s5ro9"><xmp id="s5ro9"></xmp></del></pre><p id="s5ro9"></p>
    <big id="s5ro9"></big>

    1. 歡迎瀏覽陜西省地質調查院網站!
      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_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电影_欧美亚洲国产专区护士在线

      1. <acronym id="s5ro9"><strong id="s5ro9"><address id="s5ro9"></address></strong></acronym>

        <td id="s5ro9"><del id="s5ro9"></del></td>
        <pre id="s5ro9"></pre> <pre id="s5ro9"><del id="s5ro9"><xmp id="s5ro9"></xmp></del></pre><p id="s5ro9"></p>
        <big id="s5ro9"></big>

        1. 業務進展
          礦產地質
          環境地質
          基礎地質
          生態地質
          災害地質
          能源地質
          城市地質
          自然資源調查
          國土空間規劃
          在線調查
          • 您最喜歡的省內地質遺跡是哪個?
          陜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陜西嵐皋南宮山國家地質公園
          翠華山山崩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
          耀州照金丹霞地質公園
          災害地質
          當前位置:首頁 > 業務進展 > 災害地質
          地質調查科技進展|創新實踐技術應用,防災減災收效顯著
          來源: 三秦地質 | 作者:姚超偉 | 時間:2020-08-07 16:54:39 | 人氣:

            地質災害猛于虎,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人類在其面前都渺小至極,惟有研究的不斷深入與科技的不斷進步才能盡可能減少人民財產及生命的損傷。陜西省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陜西省地調院環境總站”)作為省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單位,近年來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推動信息化建設、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保駕護航的積極作用。

            秦巴山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圖▲

            共創科研與實踐成果,社會效益顯著提升

            圓滿完成地質災害應急值守工作,2019年共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和調查演練3次,重大災險情應急技術指導2次,省級地質災害督導核查3次,16名應急值守人員獲得陜西省自然資源廳表彰獎勵。

            牽頭研究編寫了《秦巴山區泥石流災害成因與防治對策》《陜西省地質災害發育規律及防治技術》《礦產資源高強度開采區地質災害與防治關鍵技術》《典型煤礦區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秦巴山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及應用》等多項科研成果,主編的《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叢書》更是得到了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日前已出版發行,為陜西省科學防災減災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陜西省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圖 ▲

            近幾年來,創建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五化模式”,建成了商洛市商州區王洼滑坡省級監測示范點;建成了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現已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產品200余期,發送氣象預警短信10多萬條,有效提升了地質災害成功預報率。2019年,成功預報全省地質災害18起,避免人員傷亡179人,避免經濟損失401.2萬元,有效保護了受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的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效益顯著。

           

            應急設備先進,實戰經驗豐富

            作為省級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單位,陜西省地調院環境總站先后參與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次生地質災害排查、2010年安康市漢濱區七堰溝泥石流應急調查、2011年西安市灞橋區“9.17”黃土滑坡應急調查監測、2015年商洛市山陽縣“8.12”山體滑坡應急調查排查、2017年安康白河縣“4.17”山體崩塌應急調查排查等省級重大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為科學救援、防范次生地質災害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贏得了“反應迅速、作風優良、支撐有力”的應急隊伍稱號,多次獲得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通報表彰=。配備的地質災害應急監測車系統、三維激光掃描儀、合成孔徑雷達、無人機等先進裝備,為地質災害應急工作提供了強勁的硬件支撐,有效提升了陜西省防災減災能力。

            地質災害應急監測車▲

            三維激光掃描儀▲

            地災信息“云”管理,增速提效助發展

            積極推進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省內網絡資源、云計算及大數據技術,建立了地質環境數據中心和地質災害防治云平臺,并下設云平臺管理、地質環境查詢統計、地下水分析、地質環境云門戶、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短信發布、礦山地質環境分析等多個子系統,廣泛應用于汛期值班、地質災害月報、群測群防動態更新、信息發布等業務,為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平臺界面 ▲

            團隊精良凝聚,喜獲多項殊榮

            陜西省地調院環境總站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團隊現有70余人,其中副高級職稱或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高層次人才達40余人。團隊先后起草了《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陜西省工程建設活動引發地質災害防治辦法》《陜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重要政策規程。2018年編制完成了《陜西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方案》,為陜西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做出了突出貢獻。2019年團隊榮獲“陜西好青年集體獎”。

            陜西省地調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地質災害防治團隊

            第七屆“陜西好青年”集體獎